信息的半衰期
原创 2020-04-25 陈看川
信息的半衰期指有一半的信息变的不相关或过时所需要的时间。互联网时代,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,大多数的信息半衰期也越来越短,也即意味着信息能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小。
阮一峰的第103期《科技爱好者周刊》中提到了一个概念:信息的半衰期,感觉挺有意思,和大家分享一下。
半衰期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,指放射性元素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。
有人将这个概念套用到现实生活上,提出”知识、信息、事实也有半衰期“,即有一半的信息变的不相关或过时所需要的时间。
比如公司的wiki内容的信息半衰期大约是半年到一年;新闻资讯、投资动态的半衰期通常只有几周;微博、微信朋友圈常常是我们早上发,晚上就没人看了;而即时消息或聊天的半衰期就更短了。
互联网时代,我们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,大多数的信息半衰期也越来越短,也即意味着信息能带来的价值越来越小。比如我的博客,新发布的文章曝光次数肯定多些,越早的文章除了搜索引擎带来的少量流量基本不会有人看。
对于搜索引擎来说,信息半衰期是个需要被高度重视的问题。也许你也有深切的体会,通过搜索引擎搜索来的文章有时候是无效的(即使它的结果排名很靠前),因为时间、版本等原因,文章中内容早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,即使它在刚发布时是正确的。搜索引擎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,对已经过时或价值变小的信息不再展示或降低权重,这点目前主流的几个搜索引擎似乎做得都还不够好。
信息半衰期还会影响到出版行业,特别是技术类的书籍,当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,一本新书可能卖几个月就下架了。更糟糕的情况是,书籍还未出版一项新的技术已经兴起。
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些信息半衰期更长的事情上,学习更通用的知识,提高劳动价值。
但遗憾的是,”快餐文化“是当下主流,信息半衰期越短往往也意味着娱乐性越强,更符合大众的口味。
相关文章:
不要指望互联网公司不作恶
百度搜索质量在下降,这事不能全赖百度
几招鉴别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
春晚已经成为检验互联网企业技术实力的终极考场
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分裂